石油價格已經跌破每桶50美元,這無疑為全球經濟帶來了積極影響。從美國到中國,人們都在更加積極地開車出行并消費,這正是對抗當前彌漫全球的陰郁氛圍所亟需的一股經濟推動力量。
但是對投資者而言,過低的油價卻可能預示著麻煩。此次油價的下跌是石油供應增加的必然結果——具體來說,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拒絕削減石油產量,而美國也在源源不斷地開采出產量豐沛的頁巖油氣。不過,此次油價下跌同時也是部分國家地區經濟增長放緩和市場需求下降的綜合結果,尤其是中國、日本和歐元區。
在過去十年里,全球石油年度需求增長的一半左右都是由中國帶動,而該國當前正面臨著經濟增長放緩。原任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經濟學家的謝國忠在接受《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采訪時說:“這一切都是由中國帶動的。當投資周期進入下行階段時,一切都會跟著下滑?!?
那么油價到底要跌到什么水平才能算是“過低”?據近期的一份投資者調查顯示,這個臨界點或許是在30美元左右。
證券經紀公司Convergex最近對306位專業投資者進行了民意調查,詢問油價跌至何等水平便會預示著全球經濟衰退的到來。在他們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給出的價格都介于26美元至30美元之間。
這些投資者均認為,迄今為止油價下跌所帶來的整體影響是積極的,但是多數人認為,進一步的下跌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危險。超過半數的受訪投資者(55%)表示,油價的進一步下跌將會對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造成消極甚或十分消極的影響,因為能源板塊的工作崗位數量可能會下降。僅有32%的受調投資者認為油價繼續下跌會帶來積極或十分積極的影響;還有極少數的受調投資者認為,油價目前已經觸底。
在任何市場中,預測的參考價值都是有限的;想當初也沒有多少人能預料到,油價會在如今跌破每桶50美元。不過,這些調研結果給出了一個可能的閾值值得我們留意。迄今為止,不斷下跌的石油價格確實為經濟增長提供了一股推動力,但是一旦油價跌到開始為市場帶來恐懼心理的水平,情況可能就會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