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深加工發展方向
(煤焦油裂解提取汽油柴油餾份)
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中國原油2010年進口量達到2.12億噸,2014年達到了3.08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了60%,能源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隨著石油能源的枯竭,各國、各地區都在研究石油的替代能源,比如歐洲用生物柴油替代石油,美國用氫源替代石油,巴西用醇類產品替代石油。我國富煤少油,國家支持的神華集團投資數百億元人民幣,研究以煤為原料,經氣化或液化后轉化為柴油。
我國的煉焦行業發展訊速,帶動了焦油加工行業,2014年我國煉焦應回收焦油1080萬噸,實際回收焦油840萬噸。目前最新發展方向是以焦油蒸餾分離產生的混合蒽油為原料進行加氫改質,使其達到柴油的各項指標,可增加能源供給的多樣化,緩解國內汽、柴油供給緊張的形勢。
加氫技術,主要是指在煉油加工過程中以石油餾分為原料的加氫反應,即在有催化劑和氫氣存在下,將石油餾分中含有的硫、氮、氧及金屬的非烴類組分加氫脫除以及烯烴、芳烴發生加氫飽和的反應。加氫精制技術是目前改善和提高石油產品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蒽油多是以苯環為特征的芳香烴,具有性質穩定,不易被加氫的特點。加氫的條件弱,芳香烴不反應,加氫的條件強,又容易發生裂解,不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柴油組份。
而且由于加氫一般要求在18Mpa,400℃下進行催化反應,操作條件嚴苛,投資高,安全控制及連鎖復雜,氫耗大,運行費用高,且加氫后有高濃度的酸性水需要二次處理,而新工藝采用專有催化劑,在550~820℃溫度下經過管式爐裂化反應和分離,可獲得滿足國標的汽油和柴油及航空煤油產品。
該工藝技術如果中試研究成功,對頁巖油和中低溫煤焦油的加工有重大的意義。煤焦油加工過程中,焦油、洗油、蒽油屬價值較低的產品,本項目利用價值較低的油類來生產緊張的汽柴油調和油,其附加值增加了一倍以上,可以為企業多創效益。我國2014年回收的210萬噸混合蒽油如都采用加氫工藝,可生產柴油280萬噸,緩解石油緊張的局面,并且增加利稅104億元人民幣以上。因此。本項目的實施可在國內的焦化行業和頁巖油行業起到帶頭作用。
|